作者:雪漠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过:“ 生命诚难得恋爱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所以从物质的角度看前者的自由远比后者的自由更容易实现。
因为 在西方文化中自由是一种需要外部保证的工具。如果不能满足某种外部条件西方人就会以为不自由。因此他们不惜扬弃一切制约自由的工具——包罗生命、恋爱等等—— 来追求一种建设在外物上的自由感。
但这种自由外貌看来很高尚却是被动的。因为它永远建设在一种虚幻的基础上。大部门人只有赚到足够的钱买了很好的楼房还要有执法、制度、福利的保障才气拥有这种自由。
摘自:《给你一双慧眼》
那些跟他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人也能轻易让他陷入不安和怀疑日子仍然过得紧张不堪。这固然不是自由。
纵然后者实现了他心目中的自由很快也会发现原来自己买不起更贵的车住不起更豪华的别墅在更有钱的人眼前还是直不起腰杆说话。
否则他就不自由了。况且拥有几多钱才叫“足够”?什么样的楼房才叫“很好”?
我举个例子对张三来说天天能吃上一碗牛肉面就够了屋子里能放下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就很好了;对李四来说买不起宝马就不够没有自己的花园和泳池就欠好。
那自由是什么?自由是天上的飞鸟是掠过耳畔的清风是滴水的声音是母亲的爱抚是毫无功利的笑容…… 自由是一种感受。
它是灵魂到达圆满、心灵足够充实、不以为缺少什么时的满足、坦然、宁静、平静。许多人在追求外物时其实在寻找这个工具只是大家都忙着追求忘了发现而已。
而当你不去追求物质和规则造作的自由追求的是心灵的知足与坦然。这时这颗心里就有最本真的自由。
不用依赖外部条件也不用去心外寻找——释教的“解脱”也罢“涅槃”也罢本质上就是这种自由。
如果不明确这一点你就会被运气的浪花裹挟永远得不到自由不能拥有你自己也不能自主心灵与运气不能成为人的本体。
为什么要扬弃呢?
(图片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天博tb官网-www.vanyorknissan.com